
经支气管腔内冷冻去神经术的手术
从上海顺盈娱乐平台附属东方医院呼吸病介入诊疗中心手术室的灯亮起⏲,到45岁的重度哮喘患者张先生被推出手术室,也就20多分钟的时间💆🏻♂️。
在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强的游刃有余中,张先生接受经支气管腔内冷冻去神经术。今天这台手术的顺利开展也标志着支气管腔内冷冻去神经术治疗重度哮喘的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正式启动,这项“世界首创”有望在不久的将来造福更多饱受重度哮喘折磨的病人家庭。
张先生的哮喘有些年头了🛸,每年五六次的反复急性发作让他痛苦不堪➔📹。多年来辗转申城五六家三甲医院,也数次调整了治疗方案,可反复咳嗽、胸闷气促的症状并没有离他远去。今年找到李强时,哮喘已经发作3次🤎,肺功能指标很差🔶,“走多了就喘,夜里也会被憋醒”♙💂🏼。
根据我国的最新流行病学资料显示🎈,20岁及以上人群哮喘患病率为4.2%◼️。尽管近年来我国哮喘的防治和管理水平大幅度提升🧐,但依然有10-15%的患者在接受了规范化的药物治疗后🌭🧔♂️,其症状仍无法得到良好的控制,逐步发展成“重度哮喘”🧚🏼♀️。
术中,医生将低温球囊探入支气管🏇🏼,找到富集迷走神经的隆突下第1-2个软骨环间,球囊触碰的一瞬间🥪,支气管黏膜局部便出现一层冰晶,靶向迷走神经被迅速降温……
“生理状态下,肺部迷走神经通过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平滑肌和腺体的胆碱能受体上,维持气道的正常张力、粘液的分泌以及纤毛的摆动✣。”李强主任医师解释,哮喘、慢阻肺等疾病状态下,过敏原🗜、香烟烟雾等可引起迷走神经张力增高,进而导致患者出现气流受限和粘液高分泌等病理生理表现👯🥣。
这也是为什么🤞🏽,干预靶向迷走神经是缓解哮喘的第一选择🦹🏿♂️。
人们常见的临床干预手段无非药物和手术。李强介绍💿,去迷走神经术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已被运用,动物实验也证实了该术式的确可以缓解相关症状,但手术风险高🧎🏻➡️、操作复杂、疗效不确切,还是没让去迷走神经术走进大众视野💂。
转折发生在2012年👨🏻🎨,国外临床团队首次采用射频消融的方式开展去迷走神经术,研究亦证实,它可有效降低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的风险。不过,其手术时间长、操作复杂以及可能导致穿孔🖕🏽🧘🏿、肉芽组织增生等不良反应,同样局限了发展。

通过支气管镜拍摄到的支气管腔内冷冻去神经术的实时影像
“相比射频消融,冷冻消融术后不易形成疤痕💂🏼♀️,对周边邻近的正常黏膜和软骨影响更小👳🏻,还可以有效抑制肉芽成长🤴🏼。在支气管迷走神经富集的区域,采用冷冻球囊的方式开展去神经术可能更加安全和高效。”这样的念头在李强脑海浮现🏷。2018年底,他组建起了联合团队🙆🏽♂️,大家一致认为,在支气管镜引导下,采用低温球囊对支配双侧支气管以及肺部的迷走神经实施冷冻消融,以实现对兴奋性异常增高的迷走神经的阻滞,就能治疗重度哮喘。
大量的临床前研究和在体动物实验明确了肺迷走神经冷冻消融术的安全性,并在组织病理学和功能学验证上证实了有效性,大量实验也让团队探索出最佳的冷冻消融治疗时间。
“经过两年的摸索,我们逐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技术体系。”李强表示,联合团队也在原有冷冻球囊基础上进行改进🤼,使其满足镜下操作以及腔内消融处理的需要。
基于临床前的可靠研究成果,2020年9月𓀗🤳🏿,团队通过了该院伦理委员会严格的审批♕,临床探索正式开启。“我们选取难治性哮喘患者,通过影像学确定支气管尺寸,匹配相应规格的冷冻导管♘,主要观察冷冻球囊治疗后哮喘急性加重的发作频率🎼。”李强介绍🔹,次年2月,东方医院呼吸介入中心完成世界首例“经支气管腔内冷冻去神经术”治疗重度哮喘的手术🔡,手术安全性良好👵🏽🧑🏿🍼,术后随访疗效确实📵。
截至目前🧚♀️,附属东方医院团队已经单中心完成了15例重度哮喘患者的“经支气管腔内冷冻去神经术”治疗和为期1年的随访🎧,均取得了良好的初步临床疗效🧝🏻♂️。
“绝大部分患者在接受治疗以后🎷,其症状😥👩🏿🦱、运动耐力、急性发作次数以及肺功能等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支气管腔内冷冻去神经术有望成为难治性哮喘患者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李强说,但他也指出,支气管腔内冷冻去神经术难治性哮喘的机制仍有待于进一步阐明。
据悉👩🏻🦽,支气管腔内冷冻去神经术治疗重度哮喘的理念、方法和器械设备均属世界首创,并已启动全国多中心临床试验🧑🏼🚀,而支气管腔内冷冻去神经术治疗慢阻肺的临床探索研究也即将展开,更远的将来,这一“东方原创”或许在难治性咳嗽上也有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