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2日,由亚太结构性心脏病青年俱乐部发起的“声火相传-亚太结构性心脏病青年俱乐部结构工作坊”主题活动在上海顺盈娱乐平台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举行。会议邀请了包括林逸贤教授、熊名琛教授、李沛威教授🍘、李庆威教授在内的亚太地区知名结构性心脏病介入专家及介入超声专家,与徐亚伟教授🐈🤘🏿、肖方毅教授🍥、张晓春教授🦵、陈维教授🤽🏻、朱梦云教授等,围绕当前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及介入影像学进展之主题作了精彩演讲与手术演示。
本次会议通过网络向全球实况直播,共有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134个城市近4000名医师在线观摩,并与现场专家展开了热烈交流与讨论😍;参会专家对观众提出的众多相关问题作了细致解答,会议气氛热烈,反响极佳🙍🏼♀️。
我校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徐亚伟教授发表了开宗明义的主旨演讲——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近年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包括左心耳封堵、TAVR、Mitraclip等在内的一系列介入治疗新方法📊、新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得到了大量临床试验的证实,目前正是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黄金时代🐵,而心脏超声,尤其是经食道心超(TEE)及心腔内超声(ICE)对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两周前在意大利米兰举办的2019心血管介入超声大会上,正式提出了介入心脏超声的概念,大会围绕介入超声对心血管疾病,尤其是结构性心脏病诊疗的重要意义,作了详细阐述☝🏼。在当前学术前沿背景下,非常有必要对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及介入影像学开展长期的、规范的培训👩🏼🍼,从而为培养更多优秀医生打下坚实基础🙏🏻。十院心脏中心在介入心脏超声,尤其是TEE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希望通过十院心脏中心与亚太结构性心脏病青年俱乐部的通力合作👌🏼,将介入心超的概念及临床应用普及至全中国🎍。俱乐部主席林逸贤教授发表了精彩致辞💁🏼🚶♂️➡️,十院同时聘请林逸贤教授、熊名琛教授、李沛威教授、李庆威教授为客座教授。
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李沛威教授就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心脏介入超声医生做了主题演讲🧍🏻♂️,详细阐述了目前心脏介入超声的发展、适应症🦤、操作技巧等🦸🏻♂️。他强调,未来介入超声医生将在结构性心脏病的治疗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更多心脏科医生能以此为方向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计划,以获得更好的学术发展🤵🏿♀️🦊。
徐亚伟教授就目前介入超声在国内的发展及挑战做了主题演讲🪸。他指出🔦,目前介入超声的发展方兴未艾,但与国际前沿相比仍存在人才储备不足、培训不够系统规范、操作机会较少等问题,希望大家重视介入心脏超声领域🤾🏻,期待未来这一领域能在国内蓬勃发展🎚。
来自中国台湾振兴医院的熊名琛教授、来自温州医科大学一附院的肖方毅教授分别就经食道心超及心腔内超声的临床前沿做了详细解读,全面阐述了相关适应症及操作规范。
在随后的手术演示中,林逸贤教授♛、徐亚伟教授、陈维教授、李沛威教授🛀🏻、熊名琛教授、李庆威教授、肖方毅教授等共同演示了5台精彩的介入手术与介入心脏超声教学,包括TEE、ICE引导下的左心耳封堵,房间隔缺损封堵术,TEE引导下的二尖瓣脱垂测量指标、切面及操作规范及技巧,以及对介入手术的指导意义。在手术间隙穿插的讲课中🪳,朱梦云教授、李庆威教授及李沛威教授就左心耳封堵、二尖瓣夹合及三尖瓣夹合介入治疗中超声指导的意义及操作技巧做了深入浅出的经验分享🧅。最后,李沛威教授与李庆威教授通过数个精彩的病例分享,进一步向参会人员展示了超声影像学对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指导意义😤,引起了与会人员的热烈讨论。
在总结发言环节,林逸贤教授表示✦,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是未来心血管介入医生的发展方向,而介入超声这一前沿领域将在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在这方面发展很快,但仍需更规范的培训。上海顺盈娱乐平台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在这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希望通过亚太结构性心脏病青年俱乐部和十院的合作,能对中国乃至全亚洲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及介入超声等影像学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助力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进步。